Opportunism and Bubble
02 Jun 2015回首过去的五到十年,互联网行业在以令人惊愕的速度疯狂地发展着。信息的急速膨胀使得人们无暇沉淀思考的同时,一个接一个的创业神话让成功与财富看上去触手可及。 相信这些漂亮的数字对大家都不陌生:
- 由23岁的Evan Spiegel创立的聊天软件Snapchat最新一轮估值150亿美元 Bloomberg
- 聊天软件WhatsApp被Facebook以160亿美元收购,收购时仅有55名员工 CNBC
- 工作协同软件Slack创立数月即估值28亿美元 Mashable
- Instagram以10亿美元被Facebook收购时,仅有13名员工 Quora
- 15岁的中学生Nick将自己的iPhone App “Summly” 以3000万的价格出售给雅虎 Wikipedia
试想七八十年代,几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两三年的时间做出估值十亿乃至百亿美元的公司是绝无可能的。但是为什么在近几年,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却屡见不鲜呢?这就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魔力: 一方面,生产工具变得极为廉价,一台配置中等的笔记本电脑即可;另一方面,互联网产品无需重复生产使成本大大降低,一般公司只要承担必要的运营费用。
这种(看似)投入几乎为零,而回报高的离谱的产业,让大批淘金者为之疯狂。这个时代美其名曰“创业者”,但我以为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实则“投机者”。“投机者”们利用互联网产品开发成本低的优势,不断地重新排列组合各种噱头,尝试用模式化的思路去复制成功。其中最甚者当属前两年的“社交热”。
热门社交产品,如Facebook, Twitter等的成功,给所有创业者画了一张极其诱人的大饼:无需高科技,无需过多思考,只要好玩能解闷,用户就爆发。聪明的投机者们从热门产品中总结出了一些要素:”Emoji”,”阅后即焚”,”匿名”,”好友关系”,”校园”, “贴纸/滤镜”,之后持续一年的排列组合闹剧爆发了:
匿名
+ 无好友关系
= Whisper
匿名
+ 有好友关系
= Secret (已死)
匿名
+ 校园
= Yik Yak
半匿名
+ 校园
= 黑白校园
匿名
+ X
= 各种各样的App
重好友关系
= Path
轻好友关系
= Sobrr
无好友关系
= Same
Emoji
= 各种各样的App
五花八门的所谓创业产品多到根本写不完。最后将整个社交热推向顶点的是著名的Yo:点一下好友名字可以发一个Yo到对方手机,就这样估值1000万美元。类似的排列组合还有一种变形,就是”X for Y”模式,比如”Yo for Love”, “Yo for Location”, “Tinder for Dribbble”, “Tinder for Product Hunt”, “Product Hunt for GIF”, “Product Hunt for Investors”.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这几个链接继续看: PH for X, Tinder for X, Yo for X
这种近乎病态的投机式发展给搅乱了互联网行业的同时,也造成了整个创新圈生产力的浪费。过高的估值和注定无法持久的流行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泡沫。好消息是,去年开始硅谷尝试着慢慢把主流带回到创新创造的正轨上来。
一个被拼凑出来的Idea是无法持久的,也无法应对市场竞争和变化。最近在反思过之前所见所闻和亲身经验后,我开始慢慢感觉到创业其实无需太多野心,最重要的其实只有一句话:”Make something you love and people want 做己之所爱,人之所需”。不要被混乱的行业和看似厉害的投机模式牵着鼻子走,也不用想太多如何理性的分析可行性,如何做得独一无二,或如何抢占被人忽视的niche market。一切的前提,是创始人对于产品本身的热爱,以及将这份热爱分享给世界的冲动。
Pinterest创始人Ben Silbermann在产品刚做好时请了无数亲朋好友试用,结果没有人理睬他。让我用他对这件事的评价来结束这篇文章:
“… myself actually really loved it (Pinterest), so instead of immediately changing the product, maybe I can just find more people like me.”